太湖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新闻频道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0556-4568989
  • 广告
  • 盘点太湖这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你知道的吗?

    2019-01-10 11:09:23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阅读:139758

    评论:0

    举报

    [摘要] 近期召开的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了解到我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36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5处,省级文保单位75处,市县级文保单位339处。什么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

    近期召开的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了解到我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36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5处,省级文保单位75处,市县级文保单位339处。



    什么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案。

    今天,对太湖县的12处省级文保单位进行了梳理,一起来看看。


    (一)乐城堡

    1.jpg

    原名上格城,位于县城东20公里的小池镇白沙河东岸。三国时期魏将曹仁筑,唐代青城县县城。明将史可法为抵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重修,并更名为乐城堡。城依山傍水,城墙内外壁为青砖砌筑,内用山土夯实。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东西两门,南北两碉。现城已毁,仅有高2米、宽4米的城墙残体和清乾隆时期碑刻“祠塾碑记”一方。碑记高2米,宽1.2米,碑文736字,柳体楷书,记载了乐城堡重修和更名情况。城内现为民舍和田园。1982年11月,县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太湖县小池镇中心村

    类别:古遗址

    时(年)代:三国


    (二)赵文楷墓

    2.jpg

    位于北中镇光华村(原望天乡光华村)人形山。原为石灰桐油夯筑,高1.8米,墓冢用砂石砌围,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艮山坤向。有碑,高1.65米,上书“皇清诰封授中宪大夫显考介山老大人之墓”。
        赵文楷,清嘉庆元年状元。其墓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1982年11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文物管理所先后于1984、1986、2001年3次对墓进行修葺。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太湖县北中镇马嘶村

    类别:古墓葬

    时(年)代:清代


    (三)西风禅寺及摩岩石刻

    3.jpg

    3-1.jpg

    位于晋熙镇花凉亭村,境内景色优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是中国花亭湖风景名胜区门户和窗口。
        西风禅寺,原名狮子庵,因其左侧有一天然古洞,洞口朝西,洞纳西风,又名西风洞。据《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四十九记载,唐代禅宗五祖弘忍来舒州太湖西风洞坐禅弘法,故西风洞又称五祖洞。唐代大历年间,高僧法智禅师来太湖四面山创建四面寺,建道场于西风洞,自此,灯传不绝。洞外盖石上有座小石塔—寂觉塔,建于唐代,相传塔下藏有古代高僧舍利。禅寺坐东朝西,原有三幢,青砖小瓦结构,依山势而筑,颇具气势。清咸丰六年(1 8 5 6)上殿毁于战乱,民国八年(1 9 1 9),由寺僧惺悟募捐重修。八十年代初,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写扁额“西风禅寺”。

    地理位置:太湖县晋熙镇花凉亭村

    类别:古建筑、石刻

    时(年)代:唐—清


    (四)佛图寺及摩岩石刻

    4.jpg

    4-1.jpg

    位于太湖县城西北2 0公里寺前镇佛图村佛图组村境内大尖山上。公元3 1 6年晋代天竺高僧佛图澄云游到此并建佛图寺而得名佛图山。佛图寺摩崖石刻分布在寺四周的石壁上。

    佛图山,山高险峻,摩崖石刻众多,部分石刻因年久风化,不可尽辨。其中,以明代石刻尤为引人注目,最为突出的要首推明代哲学家罗汝芳和太湖知县李盛英、清代太湖县知县王大谟、清初诗人马人龙等。清乾隆县志载,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到佛图山游览,并留有诗赋石刻,惜年久现难以寻觅踪迹。

    地理位置:太湖县寺前镇佛图寺

    类别:古建筑、石刻

    时(年)代:唐—清


    (五)刘邓大军刘家畈高干旧址(胡氏宗祠)

    5.jpg

    位于刘畈乡胡氏新祠,原有一幢三进,每进间有天井,群墙照壁式,青砖小瓦结构,马头山墙,清代建筑,具体年代不详。建国初为刘畈小学用,1 9 6 9年至今,为刘畈中学使用。
        1 9 4 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主力(一、二、三、六纵队)1 2万大军挺进大别山,同年1 0月下旬,抵我县刘家畈。1 1月9日至1 2日,在刘家畈胡氏新祠召开三纵队旅长以上干部和皖西工委、皖西人民自卫军支队长以上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三十余人。野战军中原局首长有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刘子久等;三纵队旅长以上干部有陈锡联、曾绍山、阎宏彦、郑国仲等;皖西人民自卫队支队长以上干部和地方工委干部有刘昌毅、桂林栖、干一川、张伟群、胥治中、钟大湖、胡鹏飞、何德庆、孔令甫、梁诚等。

    会议开了四天,由张际春主持。会上,刘伯承、邓小平首长分别作了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强调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和中原局《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建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等,会议还决定成立皖区党委、皖西行置和皖西军区。

    刘畈高干会议,是刘邓大军经略中原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安徽解放战争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它对开创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指导皖西斗争,进一步实施战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0 0 4年8月,太湖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太湖县刘畈乡刘畈中学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古建筑

    时(年)代:清—1947年


    (六)蔡家畈古建筑群

    6.jpg

    位于汤泉乡金鹰村蔡畈组境内,距赤北线3公里。民居现有人口389人,98户,以殷姓为主;大小房屋600余间,建筑面积13800多平方米。代表性古建筑有8处,保存状况较完整。民居三面环山,主体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分普通民居、堂心、祠堂三个等次。普通民居均系两层砖墙维护的土木结构,内外装饰较简单,坎上坎下民居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户户有弄道相连,一条用青石垒岸的小河围绕着民居。堂心和祠堂系青砖小瓦马头墙,外观古朴典雅,内部结构立柱穿枋,立柱、大梁、驮梁为当地自然生长材质坚硬防腐性强的槠树。堂心和祠堂这些徽派艺术建筑与古老的普通民居共同构成蔡家畈古民居建筑群,其建筑规模和体量宏大,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地理位置:太湖县汤泉乡金鹰村蔡畈组

    类别:古建筑

    时(年)代:清—民国


    (七)龙潭寨古建筑群

    7.jpg

    位于汤泉乡龙潭寨村境内。现有住户96户,古建筑400余间。民居四周群山环抱,中央有一条小溪蜿蜒穿过,小溪两旁为石板路,主要由五福桥和花屋堂厅、老屋堂厅、龙潭堂厅及民居组成,堂厅均建于清代中后期,民居多为解放前建筑。保存状况一般。该民居依势分布在龙潭河的两岸,分普通民居、堂心、祠堂三部分。普通民居建筑为石基础的小灰瓦砖木结构、砖墙维护,民居之间均有窄窄的过廊、弄道相连,村落与村落之间青石铺路架桥相通。堂心、祠堂为石基础的小灰瓦砖木结构,木雕、石雕、砖雕兼而有之。祠堂为石基础的小灰瓦砖木结构,为立柱穿枋、木纱格窗,雀替、横梁、托斗、斜撑雕刻有龙、风、人物、花鸟纹等图案。由祠堂屋、转桥屋、花屋、老屋、上屋、龙潭屋六个自成一体的古村落和一座胡氏宗祠共同构成,内有五福桥、安定桥、永福桥、龙潭桥四座古石桥,五福桥始建于明代,也是山寨通往外界的唯一的通道。山寨墙壁上保留着一些红二十八军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和文革时期的标语。

    地理位置:太湖县汤泉乡龙潭村龙潭组

    类别:古建筑

    时(年)代:清—民国


    (八)太湖赵朴初墓园(含旧居)

    8.jpg

    8-1.jpg

    赵朴初(1907.11——2000.5),太湖县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卓越领导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 
        赵朴初墓园,位于太湖县寺前镇麒麟村。2000年5月,赵朴初逝世。2004年10月4日,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赵朴初先生的夫人陈邦织先生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亲自将朴老灵骨归送故里树葬。

    该墓园于2001年8月始建,2004年底竣工。占地9公顷,位于赵朴初旧居“状元府”东侧约250米处,墓园依山势而筑,一条中轴线为神道转折层层而上,沿中轴线序列配置有广场、石门牌坊、月塘、碑亭、瞻仰台、赵朴初先生铜像、赵朴初生平石雕长廊、祭扫平台、灵骨树葬地等。

    赵朴初旧居(当地俗称状元府),位于太湖县寺前镇麒麟村。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历经三年建成,是赵朴初太曾祖父赵畇为纪念父亲(嘉庆元年状元)赵文楷而修建。历史上曾四次维修或扩建,建国后为寺前区公所办公用房,1958年修建花凉亭水库时遭水灾破坏。

    1911年—1920年,赵朴初随父母在此居住,15岁离开状元府到上海求学。

    2005年5月,太湖县政府决定按原建筑1:1的比列修复状元府,作为赵朴初生平事迹陈列馆。2006年底主体工程完工。该旧居为“三进三纵”,9开间,青砖小瓦砖木结构,大小用房34间,建筑面积2640平米。属典型的清代居家式徽派艺术建筑,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2009年10月,太湖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太湖县寺前镇麒麟村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

    时(年)代:现代


    (九)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

    9.jpg

    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位于安徽太湖县大石乡大明村小屋组,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39年1月,时安徽省主席廖磊和民政厅长陈良佐对安徽人民自卫军进行改编为游击纵队,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命令,全省分为十七个纵队。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由阜阳、涡阳、颖上、亳县等四县人民自卫军改编,有官兵1059人,辖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支大队和机枪中队,该支队转战江淮,参加抗日大小战役数十起。著名战役有亳县十二里庙战斗、白沙南埠战斗、临涣三集战斗、庐江盛家桥战斗、望江大阳山、石牛山战斗等,歼日寇万余人,毙日军少佐二人,夺取战利品无数,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1944年10月,报经第五战区司令部和安徽省政府批准并同意,将该支队在各战役中牺牲的官兵674人全部迁葬在一起,修建第五战区第十一挺进纵队第一支队抗日英烈园。1946年5月该英烈园竣工,占地面积约5亩,原有纪念广场、忠烈祠、烈士公墓、纪念塔、八角纪念亭、守军营房等。因历史原因,英烈园遭严重损毁。现仅存烈士公墓、墓碑、烈士墓志铭、阵亡烈士名录碑、纪念碑题刻、时邻县政界人士、社会名流的题字等13块。该英烈园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太湖县大明村狮子山

    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

    时(年)代:抗日战争时期


    (十)花亭湖遗址群

    10.jpg

    花亭湖遗址群,位于太湖县寺前镇塔镇村和天华镇黄镇村、横路村的环花亭湖周边一带。

    花亭湖为一座人工湖,属长河中上游,湖底下曾经是星罗棋布的湖泊,适宜人类生活生存,湖区有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古遗址54处,形成庞大的古遗址群,最具代表性的有柳河遗址、虎形坪遗址、姜家凸遗址、铜鼓凸1、2、3遗址。遗址文化层厚度一般为1.5—3米,遗址上部较为平整,文化内涵丰富,器物标本种类齐全,品种繁多。如鼎足、鬲足、器耳、纺轮、器口沿、网坠、石球、石锛、石斧、石刀等,陶片纹饰主要有绳纹、附加堆纹、兰纹及刻槽纹等。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花亭湖遗址群,地域分布集中,文化延续性强,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属薛家岗文化类型,各遗址相隔距离约1.5至3公里,彼此相望,共同形成一个新石器至商周时代的庞大聚落遗址群,有极其重要的考古价值。

    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太湖县寺前镇塔镇村,天华镇横路村、黄镇村

    类别:古遗址

    时(年)代:新石器—商周


    (十一)赵畇墓

    11.jpg

    赵畇墓,位于太湖县北中镇宝坪村筏形组,墓座东朝西。为堆土式,墓前有三块墓碑,为三人合葬墓,有拜台,整体呈半圆形,墓圹用石块垒砌。

    赵畇(1808-1877),号岵存,清嘉庆元年状元赵文楷四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特旨上书房行走、教授皇子读书,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实录馆总裁、编写《漕运史》,任广州潮州府知府、高廉道、按察使等官、惠潮嘉道。咸丰三年回籍办团练,助曾国藩、吕贤基在皖抗拒太平军,制定《团练章程》六条。晚年主讲敬敷书。其女赵继莲嫁晚清重臣李鸿章为妻。其子赵继元同治七年戊辰科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其兄长子赵继泰光绪已丑科进士,翰林院编修,朝考一等,刑部主事,直隶司行走;其兄三子赵环庆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士;其孙赵曾重光绪丁丑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武英殿协修,会试同考官。也是已故政协副主席、杰出的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的太曾祖父。 

    2012年6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太湖县宝坪村筏形组

    类别:古墓葬

    时(年)代:清代


    (十二)龙门桥

    12.jpg

    龙门桥,又名下花桥。位于北中镇马嘶村凤山组北约200米处的望天河上。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由湖北英山县知县李文泉、太湖县知县王启秀捐廉,邑人监生吴杰复、吴燮、赵典、赵秀青等捐助修建。历史上曾多次修复、多次维修。因望天河上原有三座一样的廊桥,建筑外观漂亮,被称为花桥,其余二座桥处在望天河上游,故此桥亦被称为下花桥。

    该桥为单孔木平梁廊桥,横卧在望天河上,东北至西南向,桥身跨度14.13米,宽4.6米,高3.5米,离水面高6米,建桥屋5间,明间五架柱梁。整体为凉亭式建筑,桥身两侧镶有“美人靠”木栏杆,两侧栏杆和桥身架外有木制雨披翼板。桥面由方木条铆榫铺砌。桥两端各一间青砖小瓦龙脊桥头堡,桥头堡基用石头垒成,石缝之间用桐油石灰浆砌。

    龙门桥保存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

    地理位置:太湖县北中镇马嘶村

    类别:古建筑

    时(年)代:清代


    关键词: 盘点 太湖 12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

        打赏金额{{ds_num}}
        打赏最多不超过0元,打赏须知

        收银台

        订单总价0.00

        剩余支付时间:000000

        手机扫码支付

        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余额(可用: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
        其他支付方式
        财付通在线支付
        银联在线支付
        paypal在线支付